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
周馨艳 程喆 王莹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01
摘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要求。人们对城市景观不再单纯追求形式主义,而是更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功能性、人文关怀及艺术美感。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人性化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成为重中之重。明确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指向,研明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要点,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城市环境与人本需求,可助力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极大提升人居生活幸福指数。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人性化理念;城市景观融合
引言:随着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善,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追求一个美丽且宜居,舒适且具有人文精神的居住环境,成为当下人们追求美好好生活的直接体现。而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赋予空间环境以人文与精神关怀,使城市风貌焕然一新,为人民营造出一个健康美丽宜居的城市。因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风景园林中的刻不容缓。对此,围绕人性化这个中心点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入研讨,提高以人为本的设计站位,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将对人们的关爱体现在每一处的设计成果中。
1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概念释意
在城市风貌及人居环境营造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起到生态托底的重要作用。“生态有界,功能无界”的空间复合关系下,人性化设计是构建“有温度”的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其本质就是在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环境塑造,中观尺度上的风景园林绿网构建及微观尺度下的社区公园、街头公园、 道路绿化等绿斑的建设中,秉承人本位思想下的以人为本的空间塑造理念。结合周边现状环境因素、社区因素、人文因素等,综合考量不同使用群体间的特异性空间需求,来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作用研究
2.1 实用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规划时就要围绕这一点,添加人性化设计,让人民真正居住在绿水青山中。风景园林的空间环境设计既要考虑到视觉的美,也要考虑到实用性。在设计时可以添加一些充满人性味的东西,比如可以为人民提供一些休息的场所,又或是提供一些运动器材供人民放松娱乐。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区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要强调材料使用的质量,在选取材料上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要全面加强材料的耐久性及磨损度,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保护性,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保护好风景园林中的设施[1]。因地制宜的考虑将植被融入进设计环境中,营造绿色空间环境,可以缓解使用人群的疲劳,同时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及食物,打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2.2 需求性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必不可少。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时,要充分体现人情味。城市的发展迅速,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要跟上其步伐,要充分体现对市民的人文关怀,以此不断促进城市发展。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要因地而异,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对风景园林的相关需求。在前期规划时,要整体谋划,将人们的切实需求纳入设计依据中,还要充分根据建筑区域的实地环境将周围的其他设施包括路面、绿化、下水等综合元素充分统计到设计中来,全要素统筹设计,带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格局,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持续不断地维护好生态环境。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城市建设的大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涌入城市中寻求发展,城市内部的绿化逐渐减少,为此,要全面做好风景园林的绿化设计,让风景园林成为小型的城市天然氧吧,不断为城市居民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2]。
2.3 协调性
风景园林的规划要与城市融为一体,就要具有整体协调性,整体协调性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现在多数的园林景观并不能协调好整体性,不能将设计很好地融合到城市规划中,严重缺少美观性和人性化。要想及时将两者融合进来,就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周围环境,有效合理地规划绿植、娱乐、水域建设,设计好风景园林的绿化覆盖面,合理掌握风景园林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协调性,确保与整个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协调性,可以提升风景园林景区各个区域的划分,提升风景园林的亮点特色,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要着重关注到今后的发展路线,要保护好风景园林的良好环境,注重其长久地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3]。
2.4 细致性
在人性化设计中全面考虑,照顾到空间的每一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生态环境因素与行为场所因素均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显著提升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水平,设计人员在完成初期城市景观项目建设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景观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对周边环境的改变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各种不理影响及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永久性影响。在项目建设初期,要做好周边居民日程生活轨迹的实际调查;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建设车辆运输、建设噪音、环境飞尘等防护措施,尤其注意交通导改引起的各类交通设施的路权争夺问题及建设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充分调整施工时序及噪音防护升级,确保生态施工。周边环境可能对人们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为防止整体施工建设期间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噪音影响,可合理设计配有隔离景墙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景观,全面保障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5]。为保障项目建成后的服务质量,要全面考虑,查看附近的相关人员流动情况、年龄分布情况、人群结构情况、受众需求情况等,合理布局场地空间功能,以人性化设计手法,落实空间的每一处细节。
3 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功能的实用性、园林设施的兼容性、游园线路的多样性、园林植物的四时性、景观照明的智能性、景观场地的互动性均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要点。要综合考虑不同健康层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时间段需求等实际要素,构建整体性的全生命周期的风景园林人性化空间。
3.1 强化风景园林设人性化设计的整体性
3.1.1 园林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设施方面,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游玩需求,还要具有绝美的观赏价值,在进行园林服务设置布局点位时,在遵循公园设计规范的同时,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引入人性化设计,进行弹性点位布置,要综合考虑园林自身的艺术特点和综合服务效益,提升园林设施规划和布置的科学性。整个设计阶段尤为关注设施规划的细节内容,细致到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尤其注意公厕点位的男女配比及无障碍厕位、母婴室及环卫工人休息室的综合配比,提升园林空间的综合服务能力。
3.1.2 园林游路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游路方面,风景园林中的线路起到游玩指引作用,实际规划设计阶段,需结合风景园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性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建设、雕塑及线路等景观元素,创造出具有新颖、美感的景观效果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体验,构建新时期下更为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工程。
3.1.3 园林文化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文化方面,在围观层面,要追溯称场地历史、深入了解周边环境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情况及由此形成的当地独居特色的典型代表性景观元素,在中观层面融入具有区域特征的景观元素,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特性,增强风景园林的艺术特色,使人们游玩过程感受区域文化魅力;同时提高园林文化站位,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公园城市理念、智慧园林等先进理念想融合,提高风景园林对周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城市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中,设计者应全面考虑群众居民的现实需求,提供更优质、美观的自然环境,发挥风景园林工程的实用价值。
3.1.4 景观照明的人性化设计
在景观照明方面,灯光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阶段不可或缺的,可具体分为照明和装饰,照明灯光主要是给夜间游览提供照明服务,而装饰灯光主要用于装饰园林氛围,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体验,使园林景观更加突出。装饰灯光可布置在园林广场等空间,使景观的装饰性更强,打造具有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秉持“黑天空”的公园城市设计理念,生态控亮、文明亮化。
3.1.5 景观场地的互动性设计
由于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用途不同,一些园林工程会引用喷泉、假山或池塘等水景元素,也会引入智慧交互性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景观体验。就园林水景方面,水景的人性化设计可从满足人们观赏和游玩需求的角度出发,精细考虑水景观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增强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如在园林场地的中间区域设置美观醒目的喷泉,也可在假山内融入水景观,或在景观内部的单独区域开发设计供人们游玩的水上乐园项目,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缓解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压力。但要特别注意,水景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维护人们的出行安全,可在水体景观周边设置围护设施,周边行走路面铺设防滑砖,并且设置安全栏杆等,带给人们美观舒适的景观环境,切实考虑人们的人身安全。在场地智慧交互性方面,在儿童嬉戏区、公园门户区、公共服务区等服务性质突出的场地,可根据场地功能,引入智慧型园林设施,如通过二维码引起的人与水景的互动,又或在公园出入口处设置场地园林低碳APP,通过手机或智能手表等设置,及时将人们在场地中消耗的能量进行数字化转换,形成直观的能量流交互体验等。
3.2 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性
服务性设计主要体现在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给园林游览者提供舒适便利的游玩条件,可着重考虑以下方面:首先,根据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情况,在园林门口适当位置设置一些地区或景区描述等相关设施,游客可直观看到服务信息,依据自己的游玩需求制定游玩计划,同时,方便游客查询园区路线或门票等问题。在景区固定位置设置专门的投诉处理人员,及时解答游客疑惑,积极采纳游客建议或意见,逐步完善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其次,在景区合理位置设置专门的存物柜,供给游客存放沉重或不方面随身携带的物品,营造轻松的游玩氛围。再次,如遇恶劣的天气环境,及时提供雨伞等物品,在游客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时提供药物或医疗服务。最后,根据景区实际需求,设定一定数量的自助贩卖机,给游客提供食品等,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物品补充。
3.3 加强对园林景观的特异性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质目标,是满足人们的游玩需求,在人性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园林景观的特殊性设计,有利于提升园林整体人性化水平,具体实施如下。
3.3.1针对儿童群体的人性化设计
通常,儿童都是在父母或长辈的陪伴下游玩,儿童年龄偏小,性格活动好动,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在设置园区游乐设施时,必须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喜好,确保布置的景观可满足儿童需求,带给儿童充足游玩乐趣,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证所有设施绝对安全。
3.3.2针对残障人士的人性化设计
强调景观布置的无障碍性,可增加景观园林的工作人员数量,及时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给予更多关系和爱护。如设计专门的残障人士专用通道、护栏和隔离,按照残障人士的习惯设置台阶的宽度和高度。
3.3.3针对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
我国逐渐向老年化的趋势发展,老年人数量比重较大,景观园林则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考虑,注重提升老年人游玩的舒适性,可通过增设游览车等提供给老年人便利的游玩条件,避免过多体力消耗,提升老年人的游玩品质。
3.4 优化园林植物设计的五感性
植物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性化设计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合理布置植物位置、空间布局等,确保植物造型的美观性,同时,起到亮化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选择绿色植物为主,利用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点缀,综合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性,按照植物生长特点及颜色进行搭配,具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植物搭配要突出其特点,将不同的乔、灌、草、藤蔓植物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园林观赏空间,提升整个园林的生态效益。其次,全面勘查风景园林建设区域,包括场地建设规模、功能等,科学划分树木空间,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如设置孤树主要用于景观欣赏,列植的应用可起到指导和引导人们视线的作用,在游玩空间使用树木搭建独立的空间环境,避免游玩过程对休息人群产生影响等。
结语:综上所述,人性化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注重考虑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充分考虑人们的审美需求及精神需求,在生活压力骤增的今天,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对设计者而言,应深入理解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以城市发展为核心目标,综合考虑城市地域文化、发展前景等,坚持基本设计原则,掌握建设区域规模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园林空间,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和季节特征合理搭配,打造集美观、生态于一体的自然景观环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楠.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J].现代园艺,2022,45(02):55-56+59.
[2]薛霞.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16):135-137.
[3]刘劲军.解析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J].现代园艺,2021,44(10):34-36.
[4]刘超,刘建军.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21,44(10):77-78.
[5]刘杉,李萌,张凯惠.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