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态与文化互嵌的地域特色资源治理 ——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生态与文化互嵌的地域特色资源治理 ——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

没有此类产品
介绍

宋丽、朱昕虹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泉城”济南拥有独特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与悠久的泉文化,泉水是城市最大的生态资源禀赋和核心竞争力。在推进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地域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为例,探析生态与文化互嵌的特色资源治理策略,探索凸显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的生态保护与空间治理路径。通过构建“双维度、四保”的总体规划体系,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和彰显泉水文化软实力两个维度入手,着力“保水源、保路径、保风貌、保文化”。针对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进行重点管控,提出生态管控与文化萃取措施。通过一套指导济南全市泉水保护工作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地域特色,高质量发展


1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体现。在推动城市治理理念创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生态是底色,文化是特色。生态与文化的互嵌对应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和合文化的双重实践路径,是绿色低碳发展,造福人民、泽被子孙的城市治理不二选择。
2 特色资源的价值解构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水安全战略格局。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泉水则是其中一项特殊的战略“奢侈品”。泉水作为济南特色资源禀赋,在维护生态、传承文脉、提升风貌、增强凝聚力与认同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影响着城市发展。
2.1 何谓“泉城”
       “齐多甘泉,甲于天下”是济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也是济南。南枕泰山、北依黄河的浅山谷地孕育了2600年历史的济南府,造就了“冷泉+热泉”双循环的独特“泉城”。济南历史时期水网密布,其不断演变的“城-水”关系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古城山水格局[1]。“泉城”的生态环境与山水格局是城市必须守住的“绿水青山”,泉水文化价值承载的城市气质是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特色要素,泉水是济南最重要的生态资源禀赋与核心竞争力。
2.2 泉水生态功能
       济南位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特征显示黄河以南至泰山北部区域为单斜构造水文地质区,是济南“冷泉”岩溶地下水生态循环的核心区域。
2.2.1 摸清泉水成因
       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泉水形成的基础。经过地矿部门多年的研究论证,泉水成因已基本摸清。济南市南高北低,岩层倾向与地势倾斜一致,南部岩溶裂隙发育的巨厚透水石灰岩为地下水补给、储存、运移提供条件,至市区遇不透水岩浆岩阻挡,向上穿过岩溶裂隙形成众多天然涌泉。泉水的形成是一套完整生态循环系统的杰作。
       基于在循环系统中承担的生态功能,水文地质区域可进一步划分为补给区与汇集出露区。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回渗(归)水以及其他含水层等入渗补给的区域划定为补给区;含水层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泄的地区划定为汇集出露区

 

 
图- 1 泉水成因与主要生态功能分区


2.2.2 明晰影响要素
       将泉水流量、水位、水质与降雨量、地下水开采量、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等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可以看到大气降水是泉水补给主要来源,入渗补给能力和地下径流条件影响泉水循环,地下水开采影响泉水喷涌,人类活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影响地下水水量和水质。

 
图- 2 济南市区泉水流量、水位与降雨量、地下水开采量关联分析


       从根本上讲,济南的泉水有赖于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我们所需要维护的是这个系统的自然、可持续,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雨水是泉水主要补给来源,在雨水转换为地下水的过程中,受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和地表下渗系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着眼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上述影响因子可以概括为绿地率、硬化率等控制指标,与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转换指标。通过影像解译分析,现状泉水补给区范围内高达到80%的绿化覆盖率,但约有30%的绿化覆盖用地无法有效参与泉水入渗生态循环。如大面积地面硬化的绿地广场、大规模开发的公园绿地,此类绿化空间本质上是不透水空间。
2.3 “泉城”文化传承
2.3.1 “泉-城”互动格局
       济南地区城市的出现、发展均与泉水息息相关。古人择居立邑,必以靠山临水为首选,济南古城一带,就是十分理想的建城佳处。魏晋时期,泉水作为稳定水源,吸引济南行政治所开始迁移至泉水集中出露区周边。至宋,济南成为府城,“泉城”格局定型,湖山泉林构架了城市的基本风貌。彼时,流量较大的泉均位于古城外,城墙与护城河承担着阻止大量泉水入城的主要功能,城市形制在礼制营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城墙四隅泉水环境,形成了四门不对的城垣形制。城垣转角与周边山体形成轴线对位,顺应古代的“山川崇拜”,同时有效避免大流量泉水无序排泄可能对古城产生的威胁。金元时期,古城北部大明湖面积逐渐扩大。明清时期,泉水的利用纳入整体的城市营建之中,泉水文化景观全面繁荣。
       综合来看,济南古城集“导蓄”结合的城市水利系统、丰富多样的泉水利用模式、具有地域特色的泉水生活传统、寄情泉水的文化审美与表达于一体
 


图- 3 济南府城的“泉-城”互动格局演变过程


2.3.2 多样泉水出露形态
       济南市域范围内分布了747处泉水出露点。中心城区内较为集聚,分布了148处泉水出露点,集中在古城周边及华山白泉区域。其中古城周边2.6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有151处泉水出露点,其密集程度世所罕见。这一区域内,结合泉水园林、泉水民居以及泉水街巷,泉池及其周边环境整体保存较好。
       叠加地形分析,泉水出露点在城市建成区与自然地带共同构成的山前平原区呈带状分布,长清-中心城区-章丘形成一条狭长的泉水分布带,其中七十二名泉中有43处分布于这一地区。
       在城市建成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区,泉水出露点分布广泛,散布于山地之中,下至山谷、河谷、山间平原,上至山坡、甚至山顶,皆有泉水出露。其中,出露位置较高的泉,由梯子山山顶西坡的饮马泉(海拔高度830多米)、十六里河镇的斗母泉(740多米)等。
3 资源治理认知
3.1 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总书记指明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生态与文化互嵌,构建地域特色资源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色文化资源,以其为内涵引领,推动保护特色资源。对特色生态资源精准施策,多维保护,守好生命线,促进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根据济南公众参与调查的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宜居、和谐、生态、文化”是排名前四的关键词,济南市民表达了对生态(生态、文明、美丽、环境、优美)、特色化(文化、“泉城”、泉水)的“泉城”愿景[2]。
       济南泉水已持续喷涌18年,保泉立法等相关政策初显成效。但济南仍处于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的城镇化进程,发展与保护间的博弈仍在继续,保泉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济南尚缺乏宏观统筹的系统性保护规划体系,需要进一步协同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协同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精准施策,实现人民愿景,凸显“泉城”魅力。
       在此背景下,我团队受泉水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开展《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以保持泉水持续喷涌、突出“泉城”特色为目标,维护完整的泉水生态系统,弘扬泉水文化、保护泉水风貌,形成一套指导全市名泉保护工作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3.2 目标体系
       项目团队通过分析、解读、落位,提出规划总体愿景与行动目标体系。顺应人民的“泉城愿景”,规划提出加强泉水保护,彰显“泉城”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将济南建设成为泉水文化彰显、风貌特色突出、生态环境美好的“泉水之都”。在此基础上,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系统与传承泉水文化两方面入手,提出近、远期规划目标。
3.3 策略路径
       策略一:生态与文化互嵌,保护源头生态、延续历史文脉。
       泉水保护应保护泉水形成的全过程,构建完整的泉水生态体系,遵循“增渗、限采、禁堵、防污、综治、严管”总体策略,保护泉水形成全过程体系。延续“泉城”历史文脉,保护泉水街巷、民居和泉池景观,推进“品泉、赏泉、嬉泉、听泉、画泉、咏泉、命泉、寻泉、乐泉、酿泉”十泉行动,塑造可寻、可见、可达、可游、可用的泉水脉络,提升“泉城”文化软实力。
                         

       策略二:总体与重点,分区分级科学管控,实现保泉建设共融
       济南“冷泉”岩溶地下水生态循环的核心区域内,基于地下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对应的地上地貌特征,划定汇集泉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即泉域。济南市域范围内划定四大泉域与一个水文地质单元,是本次工作的总体规划范围。在此范围内构建泉水总体保护体系。
       经过泉域与现状城市建设的叠加分析,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保泉与发展矛盾的核心区域。本次规划以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共融为目标,针对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趵突泉泉域和白泉泉域,提出精细化管控措施。


 
图- 6 泉域区划


4 总体保护体系
       规划统领全局,构建市域泉水保护总体规划体系。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和彰显泉水文化软实力两个维度入手,构建“双维度、四保”规划体系。着力“保水源、保路径、保风貌、保文化”。
4.1 泉水生态功能分区与分级
       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着力“保水源、保路径”。规划构建两区三级的保护层级。两区是指根据泉水的形成过程划分的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三级是指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内的泉水生态功能分级。
 

图- 7 两区三级保护体系


4.1.1 补给区
       补给区临近城乡建设用地,同时承担着入渗补给的重要功能,属于保泉生态敏感区域。补给区内以保泉优先、兼顾发展,着重保护生态基底,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根据补给功能的强弱,区内分为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与间接补给区三级,分级制定保护管控措施。
       重点渗漏带是补给区范围内由于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含水层特性等因素,形成的地表水向地下水补给能力强、补给速度快的“地表-地下含水层联通”区域,是保障雨水入渗补给的极重要区域。但目前划定的24处重点渗漏带内,有9处涉及城乡建设用地,另有5处已被城市建设完全覆盖。规划提出最严格的管控重点渗漏带内的建设活动,全面开展生态保育。

 
图- 8 重点渗漏带分类


       直接补给区是对出露区地下水汇集产生的直接水源补给的地区。该区域横跨济南南部城市建设用地,同样面临建设与保护的双重压力。规划兼顾保护与发展,提出控制直接补给区内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保泉相关的建设管控措施。
       间接补给区是泉水补给的上游地区。区内现状多为自然生态用地,在保证现状入渗不减少的前提,规划更加重视对入渗水质的保护,防治源头污染。
 


图- 9 直接补给区用地分析


4.1.2 汇集出露区
       汇集出露区是泉水集中出露的区域,也是与城市建设大范围重叠的区域。依据汇集出露区内地质因素,划分为集中出露区、重点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
       规划针对汇集出露区的现状生态与建设叠加情况,提出区内保护原则,即管控地上地下空间,保护泉水径流通道;控制地下水开采,保证泉水喷涌。在保护泉水径流与出露路径方面,规划探索健全建设管控流程,明确了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与验收各环节的泉水保护要求,防止现状泉水出露通道遭受破坏。在保证出露水量方面,区内实行地下水开采分级管控,建立水动态监测系统,科学跟踪地下水量。


 
图- 10 汇集出露区分级


4.2 泉水文化挖掘与传承
       彰显“泉城”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风貌、保文化”。从梳理泉水风貌的泉群划分、彰显泉水单体魅力的泉水出露点保护、凝聚泉水文化的的景观打造等三个方面挖掘泉水文化,传承“泉城”文脉。
4.2.1 泉群
       泉群之分,古已有之,是对泉水出露点密集地带的人为圈定。本规划在详实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出露点空间分布密集程度,结合历史人文与自然条件,结合泉水保护、管理、利用等需求划定十大泉群。其中,四大泉群位于老城区内部,并且集中在古城周边。
 


图- 11 十大泉群区划


       泉群是泉水集中出露的特定风貌区域。一方面需要保证区内的泉水正常、集中喷涌。规划管控泉群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提出例如限制建设项目采用箱形基础,禁止破坏泉水出露通道等具体管控要求。另一方面,泉群承担着系统性展现泉水风貌的功能。规划以彰显青山绿水、景观多样的泉群风貌为引领,重点打造老城区四大泉群风貌带,结合“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丰富泉水利用模式、延续地域特色的泉水生活传统、保障济南古城延续发展与泉水文化的孕育,贯通四大泉群水系、串联风貌旅游轴线,打造中央泉水区等济南特色泉水风貌区域。规划也对外围六大泉群的历史人文特征进行挖掘,结合城郊生态保护与提升,打造以生态景观为主的泉群特色风貌区。
4.2.2 泉水出露点
       泉水出露点是泉水保护的最小单元,由出露形式、水质,泉口形态,周边风物、景观等多种要素共同构成。规划提出系统性保护措施,保护出露形式、水质,保护泉口形态及其周边景观的完整性,保护历史泉水风物的遗存特征,强化现代泉水风物的可参与性、泉水出露点密集区的风貌格局。
 


图- 12市域泉水出露点分布
 

图- 13 中心城内泉水出露点分布


       根据泉水的分布、文化特质以及传播影响力,分为七十二名泉与其他泉。七十二名泉由来已久,最早见于金《名泉碑》,至今已历经五个版本,约166处。规划对历代版本的名泉均进行了详细勘察,历代名泉大多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内,是“泉城”形象的典型代表,是泉与城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规划的重点保护内容。规划提出管控泉水出露点周围的风物风貌;合理规划出露点周围景观及附属设施,完善出露点标识系统;持续推进泉水出露点及泉水构筑物的建档和图则编制的工作。规划也从污染防治、建设管控等方面提出要求。经过对名泉的全样本分析,确定泉水出露点周围20米为核心保护范围,禁止新建、扩建任何与名泉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出露点周围50米范围为建设控制范围,禁止新建、扩建工程地基基础深度超过2米的建(构)筑物。
       规划还针对其他泉提出风物风貌保护、建设污染管控等方面的详细要求。规划特别关注季节性出露的泉水,提出合理规划出露点周围景观及附属设施,健全出露点标识系统,规避断流期对泉池、水质的破坏。特色鲜明的泉水出露点可建设泉水主题公园。
4.2.3    泉水文化景观
       多样的聚落泉水资源利用形式,承载着自公元3世纪以来济南名士寄情泉水、以泉明志的文化追求,是人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中所剩不多的“大型泉水文化聚落孤本”。2019年,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规划充分对接申遗工作,从泉城一体的景观图景、依泉就景的泉水园林、泉景合一的人文景致以及人泉融合的泉水院落、街巷等四个方面,提出保护要求与管控措施。
5 重点区域管控
       济南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会越发迅捷。如何协同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如何制定可操作、可落地的保泉措施是本次规划面对的突出问题。规划将保护与发展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泉域作为重点工作范围,亦或称为保泉先行示范区域,通过生态与文化互嵌的方式,探索保泉生态管控、萃取泉水文化精华,呈现“泉城”精彩。
5.1 生态管控
5.1.1 划定保泉功能区划
       规划对泉水影响因子进行全要素分析,提取并划定山体、河流水系、重点渗漏带以及直接补给区四条保泉生态控制线;严控泉水生态功能底线,确定保泉功能区划原则体系,划定限制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管控城市建设范围;协同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针对各类区域提出生态保育与建设活动管控要求。

表- 1 保泉功能区划原则体系及管控措施概要

保泉生态要素

划入条件

保泉功能区划

管控措施概要

山体

全部

禁止建设区

保持水土、汇集缓冲、涵养下渗

河流水系

全部

禁止建设区

汇集拦蓄、入渗补给、调水补源

重点渗漏带

现状

城乡建设用地

限制建设区

行动计划,技术修复重点推进区域;逐步减少镇村建设用地规模

已供地用地,未供地的规划确需建设的公益性设施用地

禁止建设区

严控管控,降低开发强度;

生态修复。

直接补给区

现状

城乡建设用地

限制建设区

治理污染源;

海绵城市与雨水入渗工程技术,改善入渗补给能力;

镇村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不增加。

已批城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

限制建设区

严控项目准入;

明确管控程序;

强化验收环节。

除限建以外的其他非建

禁止建设区

严控生态面积不减少;

保育自然地形地貌;

提升水源涵养及入渗补给能力。


 
图- 14 重点泉域保泉功能区划


5.1.2 敏感区域重点管控
       重点渗漏带是入渗补给的泉水生态循环极重要功能区。规划全面分析区内用地现状,提出职能疏解、现状修复和设施完善等措施。现状既有建设用地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近期重点推进区域,以点带面逐步改善区域渗透补给能力。原则上禁止新增建设用地,实施生态修复,尽量减少和降低对重点渗漏带的影响。
5.1.3 地上地下同步管控
       为保护泉水形成的全过程,规划针对泉水生态功能区与建设用地叠加区域,提出济南特有的保泉管控指标: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该指标可以控制有效参与泉水入渗生态循环的用地面积。


 
图- 15  "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指标示意


       在该指标的确定过程中,以保护现状泉水入渗量不减少为刚性要求(管控新增建设用地、修复现状建成区),考虑建设项目的可实施性,提出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的分级、分类控制指标。规划结合地质单位划定的入渗分区,分为两级,估算满足建设项目地下空间最低配套需求,提出“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


表- 2 “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分区

一级入渗分区

二级入渗分区

居住用地

≤ 45%

≤ 55%

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

≤ 55%

≤ 65%

 

5.1.4 建前建后全过程管控
       规划从严控项目准入、明确管控程序、强化验收环节等方面,建立限制建设区内的项目全过程管控要求。在选址立项与土地供应阶段,市名泉保护主管部门应提出泉水保护要求与书面审查意见,作为规划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在项目建设方案审批阶段,应严格落实泉水保护要求,控制“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在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与联审以及竣工验收阶段,保泉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5.2 文化萃取
       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泉城特色风貌带,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山水圣人”中华轴,“泉城泉水”文化要素聚集形成以济南古城为核心的南北向轴带。规划重点萃取位于这一轴带上的泉水文化资源精华,梳理泉水街巷、泉水宅院、泉水园林、泉水寺庙等多样化冷泉利用要素遗存,凝聚山、泉、湖、河、城风貌特色,打造凸显泉·城文化景观的文化轴带。

 
图- 16 泉城特色风貌带与“山水圣人”中华文化轴③
 

图- 17 泉水院落、街巷保护图


 6、思考与展望
       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是独具“泉城”特色的专项规划,也是一次聚焦地域特色生态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规划实践。对应事权管理工作,项目制定部门协同行动策略,形成考核机制,保障保泉行动的可持续推进。
       本规划核心内容已纳入《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通过立法形式予以全面保障。项目确定的禁止建设与限制建设的管控分区及“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已纳入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在本规划的引领下,泉·城文化景观要素保护与环境整治、各泉群详细规划与泉水出露点建档工作已全面展开,统筹指导下一层级的保泉规划。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每一位“老济南”的乡愁,做好保泉规划更是每位济南规划师的责无旁贷。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生态与文化互嵌的规划探索,延续泉水脉络、彰显泉城特色,让她继续成为每一位“新济南人”的家乡情怀!

注释
①文中提到的泉水地质基础资料来自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的相关勘探工作。
②本项目与“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进行对接,其申报文本对“泉-城”互动格局进行了详细阐述。
③图片来自《济南市发展战略规划(2019-2050年)》
参考文献
[1] 王越,林箐. 传统城市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_以济南为例_王越[J]. 风景园林, 2018, 25(9): 40-44.
[2] 赵虎,李飞,陈宇. 文本分析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11): 27-33.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