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荣成市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过程、表现及特征研究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荣成市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过程、表现及特征研究

没有此类产品
介绍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马东

摘要: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空间重构的过程,前瞻性地研究空间重构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机制及策略等意义重大。本文以荣成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空间重构的过程、表现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荣成市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经历了稳定有序、脱离秩序两个时期,并呈现出重构速度加快的特征;在空间重构的表现上,呈现空间结构复杂、空间功能分化、传统建筑减少等现象;空间重构特征一方面体现在纵向角度上,空间重构速度加快,一方面体现在横向角度上,空间重构的地域差异明显。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重构,过程,表现,特征,荣成市

 

0引言

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万千村落中的特殊一员,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也凸显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荣成市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发展对传统村落造成了猛烈的冲击:村落人口流失,空心化严重,传统风貌遭到破坏;村落社会关系难以维系;经济差距明显,部分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缓慢。表明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正在悄然进行,在空间形态上,主要涉及乡村聚落的外部形态、规模、组织形态、空间布局、景观特征等的重构;在空间形态之下的,是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经济空间、村民个体空间的重构。

1空间重构的过程研究

在时间维度上,将荣成市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过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建村至新中国成立时期,该阶段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稳定有序时期,空间组织依托于传统文化,空间尺度以人为本;第二时期为建国后至现代时期,该阶段为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脱离秩序时期,空间组织受到政策、资本、规划的干预,并出现一系列问题。

1.1稳定有序时期

1.1.1选址布局自然和谐

荣成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整体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型,地形较为复杂。调研传统村落集中区域位于荣成伟德山、石山、灰木顶、甲子山等山体东侧,54%分布于平原区,46%分布于丘陵区。在山水关系上,调研传统村落沿21%依山,44%沿海,52%临河(见图1.1)。

调研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分布于沿海15-20km的带状范围内,且数量伴随沿海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沿海选址可以最大化利用沿海区域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不仅方便渔民出海,而且可以增加居住舒适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马车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年代,这个空间范围是传统建筑主要建设材料海草、海石相对经济的运输范围。

 

图1.1传统村落选址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1.2村落空间组织有序

荣成市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多以祠堂为村落的核心,呈现出由内向外的自然生长状态,其中一是因为儒家礼制的思想,二是因为血缘关系的影响。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体现居中为尊,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家族等级制度。家族房屋多聚居为一个群落,中心位置的房屋由长者年老者居住,连接中心房屋的山墙再建房屋院落,依照亲疏关系分别依次排列,关系近的则住得比较接近中心。

建筑、庭院、村落的空间组织,格式布局无不遵守“人”的伦理关系,按长幼辈分,逐次有序的分配,古井、街巷等公共空间和庭院、居室等私密空间皆为以反映“礼”的生活内容及社会规约为主。

1.1.3空间规模适度宜人

海洋、耕地与荣成市传统村落具有密切关系,决定了村落的规模与分布受其影响;该时期以步行为主的出行方式也促成了传统村落空间的人性尺度。荣成市传统村落受山体和海岸线影响,用地较紧张,多为紧凑型空间形态。村内海草房的院落以合院形式为主,通常分为三合院、四合院、一房一厢等布局。村内海草房建筑由于开间小,密度大,院落空间相对较小,街道宽度也相对较窄。街巷宽度(D)和沿街建筑高度(H)的比例是传统街巷的道路空间重要要素。海草房传统村落一级街巷D/H为1.6,二级街巷D/H为0.9-1.2,三级街巷D/H为0.3。尺度小巧表现了当地村落内聚性强以及村民追求安定亲切交往空间的心理要求(见图3.2)。

 

   

图1.2传统时期村落肌理(左图:大庄许家;右图:留村)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脱离秩序时期

建国以后荣成市传统村落经历了农业学大寨,撤乡并镇、迁村并点,置换搬迁等一系列改革,传统村落逐渐脱离依托血缘关系与儒家礼制建立起的空间秩序,整体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数传统村落千村一面,建设整齐划一的砖瓦排房;部分村落追求别墅、小洋楼等别致建筑,布局随意,风格突兀;还有些传统村落在撤村并点中整体搬迁,消失不见。

在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快速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促使传统村落空间进入剧烈演变的时期。特别是在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的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等发生巨变。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期,由于对农村的差异性、价值性认识不足,采取策略相对单一,对传统村落造成了较大破坏。在后期,伴随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乡村记忆工程等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渐步入正轨。

1.2.1大规模的排房围绕村落周边建设

在调研传统村落中,新建住宅多以行列式的形式出现,选址与原址接壤,分布在原址的一侧或四周。从时间看,近现代住宅的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在改革开放前建设的排房主要为传统砖石类海草房,这一时期的海草房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还是以海石、海草为主,其中部分村民因为成本的问题,会选择用红瓦代替海草。在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排房主要为现代砖石类海草房,建筑年代在20年左右。这一时期由于建筑材料的发展,村民多选择砖石、水泥、红瓦等材料进行房屋的建设。因此,荣成市传统村落的住宅空间逐渐出现了分化,传统住宅的布置相对自由,集中在村落核心区域,空置率较高,当下居住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新建的行列式住宅分布在村落四周,建筑布置相对规整,居住人群以中青年人为主。(见图3.3)

 

图1.3留村建筑分类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局部开展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会在此大潮下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盘活利用农村存量用地,缓解用地供需矛盾,荣成市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生活品质、集约节约用地、推动城乡产业发展。

其中部分规模较大、自身发展较好的传统村落,根据相关规划的指引,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包括大庄许家社区、烟墩角社区、中我岛社区、东墩社区等。例如俚岛镇大庄许家社区通过村庄改造,引导村民进入建设完成的社区楼房中,并投资300多万元对250多栋海草房进行统一整修,以来促进旅游的发展(见图3.4)。

 

图1.4大庄许家社区风貌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该类新型农村社区型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靠海区域。从空间肌理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由传统海草房建筑、新建行列式住宅、社区楼房以及别墅构成(见图3.5)。

  

图1.5大庄许家村落空间肌理(从左至右依次是村落肌理、排房、别墅、楼房肌理)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总体来说,随着新农村建设大力实行,传统村落中的村民对原有村落的改造也愈发迫切,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对原有建筑或是就地更新改造,或是拆除新建,或是在临近老村处集中新建住宅,并且拓宽内部道路,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风貌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空间重构的表现

2.1空间结构趋于复杂

在空间重构的稳定有序时期,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相对简单,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进入脱离秩序时期,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在距离海岸线较远的传统村落中,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维系度较高,主要包括保留老村以及周边新村:以渠隔村为例(见图3.6)。

 

图2.1渠隔村空间风貌(保留老村与周边新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距离海岸线较近的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更加复杂,尤其是新型农村型传统村落,呈现出老村、新村、新型农村社区共存的局面(见图3.7)。

 

图2.2东墩村落空间风貌(从左至右依次是传统海草房、排房、别墅及楼房鸟瞰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其次在村落的空间功能上,距离海岸线较远的传统村落,空间功能仍然以生活居住为主;而靠近海岸线的传统村落,空间功能在生活居住的基础上,呈现出外向型、服务型的特征,包括旅游服务、展览宣传等功能。

2.2空间功能出现分化

传统村落空间功能的分化是指传统的生活居住功能向居住、文化、产业等功能的分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推动了其空间功能的分化,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力度、方向不同,空间功能的分化也就不同。

在距离海岸线较远的传统村落中,空间功能依然以生活居住为主,空间功能分化不明显。而且空间的生活居住功能也在不断退化,特别是在传统海草房建筑集中区,居住及出行条件差,建筑空置率高,居住人口较少,多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中、青年人更多地把村落作为临时落脚点。 

在距离海岸线较近的传统村落中,空间功能呈现出向不同方向分化的趋势。

首先,空间的生活居住功能加强,居住条件、交通出行条件、公共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等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但传统海草房建筑集中区的居住功能是减弱的,村民的主要生活空间是村落周边的近现代住宅或者安置楼房。

其次,空间的生产功能逐渐加强,此处是指依托传统村落空间形成的产业,主要是指旅游业。在该类传统村落中,居住功能退化的传统海草房建筑集中区,更多的承担起文化、住宿、购物等功能,实现了生活居住功能向生产、文化功能的转变。

2.3传统建筑数量减少

调研传统村落中,总建筑院落数为14175处,传统建筑院落数量在6501处,占到总院落数的45.86%。保留传统建筑的数量急剧下降,而且在保存不多的海草房建筑中,空置率也较高,部分建筑因为处于弃置状态而逐渐坍塌。在各传统村落中,多数传统村落的海草房数量在200处以内,海草房院落占建筑总院落的比例多在20%-60%(见附表1)。

海草房数量在100以上的村落为28个,占到总量的44%。各传统村落中的海草房占比在50%以上的有23个,占到总量的37%(见表3.2)。

 

图2.2调研传统村落海草房院落数量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所占比例减少的原因有2点:①传统海草房建筑被拆毁或者被改建为现代砖瓦房,导致传统海草房建筑的数量减少;②近十几年的新建住宅都为现代砖瓦房,由此导致传统海草房建筑的比例减少。

表2-1各村落海草房数量分析

区间 (0,100) 【100,200) 【200,300) 【300,~)

村落数(个) 35 25 2 1

各村落海草房院落占建筑总院落的比例

所占比例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村落(个) 4 22 22 12 3

 

 

从海草房院落占比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来看,海草房院落占比在40%以下的传统村落,距离海岸线较远;而占比在60%以上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像大庄许家、所东王家、东烟墩等传统村落(见图2.3)。

 

图2.3调研传统村落海草房院落占比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4传统建筑功能更新

1生活需求下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

在传统海草房建筑的修缮中,多数是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的,包括对海草屋顶的修缮,内部空间的优化以及设施的升级等。但是修缮的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在海草房的屋顶修缮中,部分采用彩钢瓦覆盖,对村落风貌的影响较为严重;部分村民为降低海草房屋顶的修缮成本,直接选用红瓦代替海草,对村民风貌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海草房墙体的维修改造中,部分村民直接选择红砖,甚至是马赛克瓷砖对墙体进行维修改造,极大改变了建筑的传统风貌(见图2.4)。

 

图2.4渠隔村内海草房建筑的维修改造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公共服务功能需求下传统建筑的改造利用

部分传统村落中将闲置的海草房建筑改造为公共服务空间:包括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型空间,还包括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站等服务型空间。东墩村将一处闲置两进院落改造为纪念馆,并保留院落内无花果树(见图2.5)。

 

图2.5东墩村内海草房建筑改造为纪念馆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旅游发展下传统建筑的改造利用

在进行旅游发展的部分村落中,像东楮岛、烟墩角等,尝试将海草房建筑改造为民宿。其中东楮岛与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当地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在充分保护海草房建筑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将海草房改造为民宿(见图3.11)。这对传统村落中闲置建筑的利用,土地活力的激发具有一定意义,也促进了传统村落经济的发展。

 

图2.6东楮岛唐乡民宿

图片来源:唐乡官网

为了对传统海草房建筑进行统一规模开发,增加经济效益,目前一些传统村落海草房民宿的发展经营,主要是通过旅游公司、合作社等团体来组织,例如中我岛海草房已全部收归村集体,通过租赁等方式将海草房纳入统一管理运营。海草房民宿的来源可分为两种:①由于房主在外打工等原因,常年无人居住的空闲海草房;②现有村民居住的海草房,开发者会采用安置、补贴等方式,与房主签订租赁合同,将房主搬离海草房,获取海草房的使用、改造权。由此导致村民逐渐脱离传统海草房建筑,加剧了村落人口的空心化,影响了村落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也降低了游客的民宿体验感。总体来说,有条件的村落已开始探索海草房保护利用之路,但处于起步阶段,各自为政,缺乏区域的宏观把控与科学合理的引导,多数传统村落中的空置海草房依然处于闲置状态。从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在距离海岸线越近的传统村落中,海草房的利用率越高,以博物馆方式保护、对外出租、发展旅游等功能为主;在距离海岸线较远的传统村落中,海草房除正常使用外,多以闲置状态为主(见图3.12)。

 

图2.7调研传统村落中海草房的保护利用状态

图片来源:组内绘制

2.5街巷空间走向迷失

传统街巷空间属于伴随建筑建设而自发生长的空间,该类空间缺乏规划、无规律性,但增添了传统空间的丰富性与趣味性,空间尺度也较为和谐。新增的街巷空间,经规划后由军营式的住宅围合而成,空间较为单调,缺少趣味性。(见图3.13)

 

图2.8所前王家街巷空间关系(左图为传统街巷空间;右图为排房街巷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传统街巷的路面材质,主要分为泥土路面、砖石路面、水泥路面三类。各传统村落中的主要交通性道路,都已进行水泥硬化并拓宽,方便居民的出行。部分传统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街巷空间盲目进行水泥硬化,致使原有的砖石道路消失殆尽,给传统村落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现在砖石路面的出现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发展旅游的村落中,为营造传统氛围,传统街巷多为砖石路面;另一种是在村庄道路硬化工程中,遗留下来的未被进行水泥覆盖的砖石路面。泥土路面多出现在传统村落的局部地段,周边住宅的空置率较高,道路使用率较低(见图3.14)。

 

图2.9路面材质(左图为砖石路面;右图为水泥路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6公共开放空间增多

根据调研传统村落的特点及研究需要,文中暂不对街巷公共空间、门前公共空间展开讨论,主要对这两类开放空间进行研究:围绕古井、古树形成的开放空间;依附学校、居委会等形成的现代广场空间。

传统公共空间大都是自发形成,与村民当时的生活习惯、需求等息息相关,空间的使用率较高。在景观上一般与传统要素相结合,包括古树、古井、石磨等历史要素;在使用舒适性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遮阳、避雨等功能;在使用习惯上,多数村民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公共空间的使用。

新建的广场空间一般位于村庄出入口处、学校、居委会等位置,在使用率上明显低于传统公共空间,主要作为村民晚上时候的广场舞空间。在景观上,多数该类公共空间的景观性较差,以水泥硬化全覆盖为主;在使用舒适性上,缺少遮阳、避雨、挡风等功能,降低了村民的使用积极性。

图中为同一时间段,渠隔村广场空间与古树空间的使用情况对比(在距离上,两处公共空间相距不过百米)。广场空间位于村委,包含篮球场、健身器械等;古树空间除古树外,只有树下的几排座椅。但新建广场上空无一人,古树空间下乘凉人群15人,不包括调研人员(见图2.10)。总体来说,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增多,但新建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率较低,村民更习惯使用传统公共开放空间。

 

图2.10同时段公共开放空间使用率对比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空间重构的特征

通过对调研传统村落空间演变过程的纵向梳理以及横向比较可知:在时间轴上空间演变速度加快;在横向比较中空间演变的区域差异化明显。

3.1纵向角度:空间重构速度加快

从时间上来说,建国以前,传统村落空间相对稳定,呈现渐进式增长的状态;建国后以后,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速度明显加快,住宅空间增长明显;在进入本世纪后,空间的演变尤为剧烈,其中涵盖住宅空间、公共空间、交通空间等。其原因在于建国前,传统村落空间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与其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水平以及文化氛围相关。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村落主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地关系是传统村落社会的主导关系,这种长期形成的人地关系相对稳定,也就保证了传统村落空间的稳定。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快速提高,打破了传统人地关系的平衡,从而导致剧烈的空间重构。以元代建村的留村为例,在元、明时期村落规模小,建筑分布相对混乱,空间增长缓慢;在清朝时期,村落发展相对较快,格局上出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村落经济发展迅速,在村落东南处开始集中建设新村,空间增长迅速(见图3.16)。

 

图2.11 留村村庄历史演变图

图片来源:《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留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

3.2横向角度:空间重构的地域差异明显

3.2.1空间形态的地域差异

根据荣成市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的过程及表现,可以看出远离海岸线的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相对稳定,居住空间以传统海草房建筑和新建行列式砖瓦房组成,交通空间以传统街巷为主,公共活动空间包括传统的祠堂、新建的村委大院和文化广场等。距离海岸线较近的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相对剧烈,居住空间在传统海草房建筑与新建行列式砖瓦房的基础上,还包括新建的独栋住宅、社区楼房等;在交通空间中,传统街巷主要服务海草房集中区,其它区域以现代硬化道路为主;公共活动空间逐渐被新建的村委大院和文化广场所代替。

3.2.2社会变迁的地域差异

在荣成市传统村落的社会变迁分析中(分析过程在第四章),可以看出距离海岸线较远的传统村落,社会变迁复杂度低,主要以人口流出为主,老龄化严重,社会关系固化并逐渐走向衰落;村民的同质性较强,职业构成简单,以务农及务工为主,改变居住环境的需求低;权力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包括道路硬化、给排水、电力电信等方面;外来资本方面,由于近些年对耕地的保护及土地的管制,传统村落基本无外来资本的进入。距离海岸线较近的传统村落,社会变迁相对复杂,由于人口流出少,部分村落还存在人口的流入,主要以养殖从业者、旅游从业者等,因此传统村落中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村民的分化较为明显,职业构成复杂,从事务农的村民数量减少,主要以从事养殖、工业、服务业为主,海草房建筑已难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权力的渗透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的建设等;外来资本方面,伴随旅游的发展,外来资本逐渐进入到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房地产等,对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2.3重构阶段的地域差异

伴随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动,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动力变得复杂,空间的演变也出现剧烈转型。借鉴李红波在《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中提出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阶段性理论,可以将空间重构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转型阶段、中级转型阶段、高级转型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村落的乡村性、空间形态、主导动力及空间生产是不同的。

初级转型阶段:乡村性比较强,空间演变呈现蔓延、扩张趋势,此时空间重构的主导动力是由工业化、城镇化引起的,其中的空间生产主要为生产、居住空间的生产。中级转型阶段:乡村性中等,村落空间持续发展同时也出现空间空置废弃的情况,此时空间重构的主导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及政府调控,其中的空间生产主要为城乡空间生产。高级转型阶段:乡村性弱,空间形态朝向空间的集约合理发展,主导动力为空间公平与正义,其中的空间生产为城市空间生产。根据荣成市传统村落的特点,可将荣成市传统村落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处于中级转型阶段的靠海传统村落,其中少部分传统村落正朝向高级转型阶段发展;第二类是处于初级转型阶段的近山传统村落(见表3-1)。这里所指的靠海传统村落与近山传统村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村落的分类,而是根据空间重构的差异,给出的一个趋势表征。

表3-3 空间重构的地域差异

空间重构程度 空间演变 社会变迁

近山传统村落 低 稳定 简单

靠海传统村落 高 剧烈 复杂

4结语

荣成市传统村落空间重构主要经历了稳定有序、脱离秩序两个时期。在稳定有序时期,自然环境的作用以及村民的需求是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基础动力,空间重构进行缓慢。在脱离秩序时期,空间重构的动力变得复杂,政府、资本更多参与其中,空间重构进行剧烈。即时间上来说,空间重构速度加快。

在空间重构的作用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传统建筑、街巷空间、公共开放空间等变化较大。通过对调研传统村落的横向比较,发现空间重构与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关系,并以此将传统村落分为两类:近山传统村落与靠海传统村落。近山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不明显,以海草房传统建筑集中区域、周边现代排房集中区构成,空间功能较为单一,村落保护情况较差;靠海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明显,以海草房传统建筑集中区域、周边新建砖瓦房集中区以及新建社区楼房构成,空间功能较为复杂,村落的保护利用存在一定问题。出现这种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靠海传统村落发展较快,在人口、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与近山传统村落差异较大,村民由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向渔业、工业、旅游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社会关系、文化氛围变化较大,由此导致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变尤为剧烈。

 

参考文献

[1] 律星光.  2018中央一号文件: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J]. 财经界. 2018 (03)

[2]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曾灿,陈驰.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17 (10)

[3] 张娟.  乡村绅士化视阈下爨底下村生产空间重构特征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 (25)

[4] 翟羽佳,周常春,车震宇.  城镇化背景下古村落空间生产研究——以昆明市化成村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4)

[5] 龙花楼,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J]. 地理学报. 2017 (04)

[6] 梁发超,刘诗苑,刘黎明.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J]. 经济地理. 2017 (03)

[7] 范颖.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四川乡村建设理想空间发展探寻——四川省宜宾县“西部第一‘香’村”建设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 2017 (02)

[8] 陈晓华,赵婉艺.  我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近今进展[J]. 池州学院学报. 2016 (06)

[9] 李广斌,王勇.  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居住空间转型耦合机制——以苏州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12)

[10] 康璟瑶,章锦河,胡欢,周珺,熊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07)

 

附表1 传统村落信息一览表 

 

 

 

 

 

附表2 各村落海草房数量分析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