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绿色建筑徐春建 任涛 方贤松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绿色建筑徐春建 任涛 方贤松

浏览量

  摘要:运用生态和谐的理念分析绿色建筑的哲学基础,概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发展意义,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和谐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哲学基础
  和谐是社会永恒的追求目标,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创造美的原则。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提出“美是和谐”这一概念,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提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推崇天人之和、社会与人的协调以及心物之统一。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一方面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已威胁到人类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是有限的,人类需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大家庭。在此背景下,生态和谐思想运用于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领域,绿色建筑与生态和谐的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
生态和谐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与有机发展各个方面,强调和谐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要求体现系统整体和谐原则,从而产生了有别于传统和谐思想。从哲学层面看,绿色建筑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追求“人、居、环”的协调和共生,把“真、善、美”的标准从人类范畴扩展到生态系统范畴。从研究内容看,绿色建筑关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力图探索和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从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角度,探索和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行为结果,它是构成人类使用与消耗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导致人类与自然之间长期存在的扰动、影响、破坏的根本冲突所在。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物;是根据自然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对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组织,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序循环、转化,并与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高度和谐统一,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①。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体现了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3.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及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期,每年新建面积约10 亿平方米,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约25%②。面对我国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形势,怎样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改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造传统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和发展阶段,尽管建筑节能规范早已出台,但是我国所有大城市新建建筑符合建筑节能规范的也只有13%左右,能源消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绿色建筑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知识,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缺乏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缺乏合理的城市能源结构,缺乏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以及绿色建筑的评价、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4. 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议
  (1)增强能源及绿色建筑的意识。不少地方尚未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由于从政府部门到开发商、投资商和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意识,因而难以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力和质量。
  (2)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技术引进工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要适应中国国情。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宝贵经验给我们许多启示,归纳起来,一是都体现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二是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指导、强化市场导向;三是要适应国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先易后难,分步推进,逐步扩大范围,持续地提高要求,最终实现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的目标。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规范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绿色建筑法规建设,抓紧研究绿色建筑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市场准入、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早提出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同时尽快制订和完善有关绿色建筑、节约资源、节能措施的规程、技术标准,使绿色建筑的实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执行。
  (4)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认证制度。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入实践,以及对人们真正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还可以在市场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规范和标准,可减少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利于消费者识别虚假炒作的绿色建筑,鼓励提倡优秀绿色建筑,形成“优绿优价”的价格确定机制,从而达到规范建筑市场的目的。
  5. 结语
  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和谐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是围绕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和谐人居环境,同时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而展开的,最终受益的仍是广大民众。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在学习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全民的参与,通过我们共同的智慧、经验、勤勉和努力,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定会走上一条生态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周玉鹏,宋哗皓. 可持续性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 黄丽红.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J]. 同煤科技,2005年9月,42-43.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