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济南规划院的声音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济南规划院的声音

浏览量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于9月25日至27日在成都现场召开,9月28日至30日在线上以视频直播形式召开。年会聚焦“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主题,集中展示规划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金江同志带领我院15名技术骨干参会,年会收录我院8篇论文,其中3篇论文在大会宣讲。在专题报告会上,我院大数据应用研究所所长林本江做了题为基于多元大数据的济南市时空交互特征研究”的主题演讲,公共规划中心迟海龙在总体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宣讲论文凸现地域特色的“双评价”探索与实践”,公共规划中心宋丽以视频直播形式做了专题演讲。这充分展示了我院技术人员在当今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积极求索、勇立潮头的风范。

林本江:基于多元大数据的济南市时空交互特征研究

就大数据视角下的济南市时空交互特征开展,基于百度地图时空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多元大数据的融合分析,从全国、山东省、济南都市圈、市域和中心城这五个维度,对济南对内对外联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画像、职住分布等静态规律,也涵盖了人口流动、通勤出行、迁徙特征等动态规律,多尺度的解读了济南在多时空维度下所呈现的特征。另外研究成果也在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等各类宏、中、微观规划项目以及政策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助力实现精准规划。

汇报以数据基础、城市人口及吸引力、对外时空交互特征、内部时空交互特征和多元数据应用为主要路线展开。

多元大数据基础方面,介绍了现有的数据基础和数据挖掘分析逻辑,并以百度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公交刷卡数据和出租车GPS数据为例,阐述了数据分析优化算法。

城市人口及吸引力方面,在充分摸清全市和中心城两个维度济南市常住人口、实际服务人口、人口画像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了流入、流出济南的人口以及流入流出人口在省外、省内、都市圈层面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流入人口多于流出人口,流入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会经济圈及周边城市。

对外时空交互特征研究方面从全国、省内和都市圈三个维度研究济南的对外客流联系特征,全面的掌握济南对外客流联系强度、枢纽辐射圈层以及不同出行方式下人口流出济南前后的集聚地和流入济南前后的分布地。将济南与对标城市、济南都市圈与对标都市圈进行比较,掌握济南的辐射能级,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济南。最后研究了济南与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特定城市以及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间的人口联系时空分布,结合各个城市的用地布局得出了济南与各城市联系密切区域集中在科技创新区、高校集聚地和金融商务中心的结论。

内部时空交互特征研究方面,通过市域、中心城两个维度来了解济南市的出行特征指标以及中心城与外围组团间的联系,对不同出行方式下所呈现的出行空间结构进行了量化研究,重点对城市的职住关系、通勤空间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不同区域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等通勤规律和指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城市用地和POI数据剖析了通勤规律的成因。此外挑选了西客站片区、创新谷片区、商埠片区、古城片区、CBD片区、龙奥片区、舜泰汉峪片区和唐冶片区8个重点区域,分析各区域的时空交互特征通过分析总结出现状出行特征以中心城为主,形成了以主城区、章丘、长清和莱芜内部出行的多中心放射状出行形态

在数据应用方面,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道路网优化及近期建设规划、交评片区优化项目和济南市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输入数据、输出成果、如何应用以及起到的支撑作用进了介绍。

基于多元大数据的济南市时空交互特征研究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可视化展示以及如何在规划工作中实际发挥价值等进行了多方研究和探讨,是大数据驱动城市规划和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为精准规划、精细治理提供量化、科学支撑。

迟海龙:凸显地域特色的“双评价”探索与实践

——以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例

 

摘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泉城”济南独具特色的泉水生态资源和山水生态格局,对“双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济南市“双评价”项目为例,以充分融合地域特色为目标,针对“双评价”在市级层面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路径展开研究,探索在国家技术指南规定的逻辑框架下对地域特色生态资源、水资源、城镇发展条件等评价内容进行补充细化,通过“本底评价+综合分析”的模式形成更加准确反映地域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关键词:双评价,底线思维,地域特色,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背景要求: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城乡发展变道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双评价”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根本出发点得以明确。 “泉城”济南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格局显著,南依泰山山脉,北跨黄河流域,独具特色的泉水生态资源和山水格局基底对济南市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2、体系构建济南市“双评价”指标体系

以技术指南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及城镇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特色生态资源,适当补充评价要素和指标,优化评价方法,细化分级阈值。

充分考虑泉水保护与三生空间的关系新增泉水生态资源评价要素,分别制定针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评价指标;细化调整水资源、区位优势度及灾害等要素,补充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最终形成三大功能指向、八种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

1 济南市“双评价”指标体系

3、方法探讨:地域特色指标评价方法

3.1 泉水生态资源评价方法

1)生态保护功能指向下的评价修正

济南泉水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也是济南市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两区内根据泉水补给和出露等生态功能的强弱程度进一步细化为三级管控区划。故对于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评价修正,以技术指南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泉水“两区三级”保护区划的生态功能强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调整修正。

2)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功能指向下的评价修正

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活动对于泉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岩溶地下水入渗补给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的评价修正,以技术指南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泉水补给区内的三级保护区划岩溶地下水入渗补给功能强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降级调整修正。此外,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中,将重点泉域内已划定的禁止建设区作为刚性管控,将评价等级直接调整为不适宜建设。

3.2 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单项评价

济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尚不足全国水平1/7,属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于500的严重缺水地区。在准确评价本地水资源及自然降水条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体现区域间供水保障能力差异,对水资源评价进行细化。济南市客水资源依赖度较高,近年来客水资源占全市供水占比超过40%,城区黄河水供水比例更高达80%。跨流域调水资源通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区域间调配平衡,运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对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修正,取二者间较高值作为水资源条件评价结果。

3.3 省会多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度评价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富集省内优质公共设施资源;近年来伴随济莱合并与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落地,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进入南拥泰山北跨黄河的跨越式发展时代,城市多中心格局日趋明晰。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现状人口聚集情况,根据当前已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明确各级城市中心定位,结合技术指南可达性评价方法细化评价参数及阈值设定,补充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对多中心可达性进行评价。

基于重要公共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对区级及以上重要公共设施(包括高等院校、三甲医院及区级以上公共服务中心等)可达性进行评价,运用交通模型生成交通等时线并赋值评价公共设施可达性。

4、应用实践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济南市生态保护极重要区连片集聚分布于市域南部山体地区以及莱芜、钢城周边山体地区,带状集聚分布于黄河、徒骇河、小清河、牟汶河等重要河流水域地区,点状集中分布于济西湿地、鹊山水库、白云湖湿地、雪野湖等湖库湿地区域。上述区域聚集了市域层面主要的自然山林和水域湿地生态资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生态敏感性高,生态基底格局特征显著。南部山林地区同时也是市域层面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岩溶地下水补给功能区,是“泉城”济南重要的泉水源头。

4.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合济南市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重点针对种植业适宜性开展。将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气候条件等单项要素进行叠合分析,综合运用环境、生态、灾害、泉水资源等评价要素进行修正,进一步通过集中连片度和离心距离对图斑进行修正,得到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论。

济南市域国土空间农业生产适宜性整体较高,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土地平整且土壤质地优良,黄河、南水北调工程等客水资源引入提升了区域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光热气候条件较好,且环境、生态、灾害等方面无明显限制因素。农业生产不适宜区主要位于市域中部、南部及章丘区东北部山体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形坡度较大,土壤沙土含量较高。

4.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单项要素进行叠合分析得到城镇建设水土资源基础,综合运用环境、灾害、气候、区位优势度、泉水资源等评价要素进行修正,进而通过集中连片度和离心距离对图斑进行修正,得到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论。

济南市域国土空间城镇建设适宜性整体较高,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且起伏度较小,黄河、南水北调工程等客水资源引入提升了区域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气候舒适,且环境容量、地质灾害等方面无明显限制因素。

城镇建设不适宜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南部,主要原因是山体地区地形坡度、起伏度较大,中心城南部划定的保泉禁止建设区,莱芜区、钢城区内存在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4 问题与风险识别

1)生态资源保护面临一定压力,山区镇村产业和民生需统筹考虑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现状仍存有少量农林生产与城乡建设活动,以黄河滩区、南部山区耕地,山前缓坡园地和山区内农村居民点为主。市域南部山体地区地形相对复杂,适宜农业耕作和集中建设活动的土地面积较小且斑块分布呈现细碎化,但该地区特色林果种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何妥善处理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镇村产业民生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水资源是约束济南市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耕地灌溉保证率有效提升,但农业灌溉压力仍然存在,综合考虑济南市人口、经济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以及泉水保护对水资源提出的严格管理要求,未来农业灌溉用水比例将呈现下降趋势,可承载耕地规模已临近水资源承载规模上限。

3)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资源保护存在冲突,耕地保护压力较大

现状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农业生产适宜性整体较高,但仍存在少量山区耕地位于生态保护重要区内,存在坡度较大,土壤质地较差,耕地质量等别较低等问题。

4)城乡建设活动与生态资源保护及灾害易发区域的冲突依然存在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适宜性总体较高,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尚有少量零星建设用地,市域南部少量现状建设用地位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黄河10000m³/s淹没线范围内目前已全面启动黄河滩区迁建和安置工作。

5、思考与展望

5.1 关于市级“双评价”工作的几点认识

1)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决策的基础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要提升规划科学性。“双评价”技术指南历经数版调整,经历了由“科学—实用—好用”的过程,“简便实用”作为重要的工作原则一以贯之,成果应用方式方法得以不断深化。项目实践中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与科学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全域国土空间的系统性认知,并通过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形成结论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

2)落实上传下导任务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传导机制,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重要要求,“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前置工作,承担了底线空间等基础性内容在不同层级间的传导功能。基于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充分结合技术指南“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要求,在项目实践中衔接落实省级“双评价”确定的生态底线空间,并通过地方高精度数据进行边界校核,对本级及下一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约束支撑,确保底线空间的落实传导。

3)体现地域禀赋特色的重要抓手

技术指南对“双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工作内容、评价方法等“规定动作”做出了原则性规要求,并对市县地方层面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提出深化调整建议。项目实践中结合济南市特色泉水生态要素、水土资源基础及城镇发展情况等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细化调整,并通过农业、城镇适宜性条件等级细分对未来潜力发展空间选择进行弹性指引,在明确底线空间约束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禀赋特色提出适宜性分级细化弹性指引。

5.2 展望

成果应用方面,当前“双评价”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支撑应用尚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伴随技术指南的出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双评价”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间的支撑反馈关系及作用机制将进一步明确。

数据分析方面,“双评价”工作涉及到多学科、跨行业的海量数据分析,伴随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逐步建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分析数据的精度和广度将得到进一步延伸,统计口径、数据格式也将进一步规整统一,助推提升“双评价”结论的精确性,进而提升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决策的能力。

宋丽:生态与文化互嵌的特色资源治理策略——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
 1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体现。在推动城市治理理念创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生态是底色,文化是特色。生态与文化的互嵌对应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和合文化的双重实践路径,是绿色低碳发展,造福人民、泽被子孙的城市治理不二选择。

2 特色资源的价值解构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水安全战略格局。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泉水则是其中一项特殊的战略“奢侈品”。泉水作为济南特色资源禀赋,在维护生态、传承文脉、提升风貌、增强凝聚力与认同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影响着城市发展。

南枕泰山、北依黄河的浅山谷地孕育了2600年历史的济南府,造就了“冷泉+热泉”双循环的独特“泉城”。“泉城的生态环境与山水格局是城市必须守住的“绿水青山”,泉水文化价值承载的城市气质是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特色要素,泉水是济南最重要的生态资源禀赋与核心竞争力。

2.2 泉水生态功能

济南位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特征显示黄河以南至泰山北部区域为单斜构造水文地质区,是济南“冷泉”岩溶地下水生态循环的核心区域。

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泉水形成的基础。济南的泉水有赖于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我们所需要维护的是这个系统的自然、可持续,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雨水是泉水主要补给来源,在雨水转换为地下水的过程中,受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和地表下渗系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着眼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上述影响因子可以概括为绿地率、硬化率等控制指标,与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转换指标。通过影像解译分析,现状泉水补给区范围内高达到80%的绿化覆盖率,但约有30%的绿化覆盖用地无法有效参与泉水入渗生态循环。如大面积地面硬化的绿地广场、大规模开发的公园绿地,此类绿化空间本质上是不透水空间

2.3 “泉城”文化传承

济南地区城市的出现发展与泉水息息相关。古人择居立邑,必以靠山临水为首选济南古城一带,就是十分理想的建城佳处。目前,济南市域范围内保留有747处泉水出露点。中心城区内较为集聚,分布了148处泉水出露点,集中在古城周边及华山白泉区域。其中古城周边2.6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有151处泉水出露点其密集程度世所罕见。这一区域内,结合泉水园林、泉水民居以及泉水街巷,泉池及其周边环境整体保存较好。

叠加地形分析,泉水出露点在城市建成区与自然地带共同构成的山前平原区呈带状分布,长清-中心城区-章丘形成一条狭长的泉水分布带,其中七十二名泉中有43处分布于这一地区。在城市建成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区,泉水出露点分布广泛,散布于山地之中,下至山谷、河谷、山间平原,上至山坡、甚至山顶,皆有泉水出露。其中,出露位置较高的泉,由梯子山山顶西坡的饮马泉、十六里河镇的斗母泉等。

3 资源治理认知

将生态与文化互嵌,构建地域特色资源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对特色生态资源精准施策,多维保护,守好生命线,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的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宜居、和谐、生态、文化”是排名前四的关键词,济南市民表达了对生态、特色化的“泉城”愿景。

在此背景下,团队受泉水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开展《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以保持泉水持续喷涌、突出“泉城”特色为目标,维护完整的泉水生态系统,弘扬泉水文化、保护泉水风貌,形成一套指导全市名泉保护工作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

3.2 目标体系

顺应人民的“泉城愿景”,规划提出加强泉水保护,彰显“泉城”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将济南建设成为泉水文化彰显、风貌特色突出、生态环境美好的“泉水之都”。在此基础上,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系统与传承泉水文化两方面入手,提出近、远期规划目标

3.3 策略路径

策略一:生态与文化互嵌,保护源头生态、延续历史文脉。

泉水保护应保护泉水形成的全过程,构建完整的泉水生态体系,遵循“增渗、限采、禁堵、防污、综治、严管”总体策略,保护泉水形成全过程体系。延续“泉城”历史文脉,保护泉水街巷、民居和泉池景观,推进“品泉、赏泉、嬉泉、听泉、画泉、咏泉、命泉、寻泉、乐泉、酿泉”十泉行动,塑造可寻、可见、可达、可游、可用的泉水脉络,提升“泉城”文化软实力。

策略二:总体与重点,分区分级科学管控,实现保泉建设共融

济南市域范围内划定四大泉域与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其中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保泉与发展矛盾的核心区域。本次规划以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共融为目标,针对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趵突泉泉域和白泉泉域,提出精细化管控措施。

4 总体保护体系

规划统领全局,构建市域泉水保护总体规划体系。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和彰显泉水文化软实力两个维度入手,构建“双维度、四保”规划体系。着力“保水源、保路径、保风貌、保文化”。

4.1 泉水生态功能分区与分级

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着力“保水源、保路径”。规划构建两区三级的保护层级。两区是指根据泉水的形成过程划分的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三级是指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内的泉水生态功能分级。

4.1.1 补给区

补给区临近城乡建设用地,同时承担着入渗补给的重要功能。补给区内以保泉优先、兼顾发展,着重保护生态基底,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根据补给功能的强弱,区内分为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与间接补给区三级,分级制定保护管控措施。

重点渗漏带是补给区范围内由于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含水层特性等因素,形成的地表水向地下水补给能力强、补给速度快的“地表-地下含水层联通”区域,是保障雨水入渗补给的极重要区域。但目前划定的24处重点渗漏带内,有9处涉及城乡建设用地,另有5处已被城市建设完全覆盖。规划提出最严格的管控重点渗漏带内的建设活动,全面开展生态保育。

直接补给区是对出露区地下水汇集产生的直接水源补给的地区。该区域横跨济南南部城市建设用地,同样面临建设与保护的双重压力。规划兼顾保护与发展,提出控制直接补给区内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保泉相关的建设管控措施。

间接补给区是泉水补给的上游地区。区内现状多为自然生态用地,在保证现状入渗不减少的前提,规划更加重视对入渗水质的保护,防治源头污染。

4.1.2 汇集出露区

汇集出露区是泉水集中出露的区域,也是与城市建设大范围重叠的区域。依据汇集出露区内地质因素,划分为集中出露区、重点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

规划针对汇集出露区的现状生态与建设叠加情况,提出区内保护原则,即管控地上地下空间,保护泉水径流通道;控制地下水开采,保证泉水喷涌。在保护泉水径流与出露路径方面,规划探索健全建设管控流程,明确了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与验收各环节的泉水保护要求,防止现状泉水出露通道遭受破坏。在保证出露水量方面,区内实行地下水开采分级管控,建立水动态监测系统,科学跟踪地下水量。

4.2 泉水文化挖掘与传承

彰显“泉城”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风貌、保文化”。从梳理泉水风貌的泉群划分、彰显泉水单体魅力的泉水出露点保护、凝聚泉水文化的的景观打造等三个方面挖掘泉水文化,传承“泉城”文脉。

4.2.1 泉群

泉群之分,古已有之,是对泉水出露点密集地带的人为圈定。本规划详实调研基础上依托出露点空间分布密集程度,结合历史人文与自然条件,结合泉水保护、管理、利用等需求划定十大泉群。其中,四大泉群位于老城区内部,并且集中在古城周边。

泉群是泉水集中出露的特定风貌区域。一方面需要保证区内的泉水正常、集中喷涌,管控泉群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另一方面,泉群承担着系统性展现泉水风貌的功能,以彰显青山绿水、景观多样的泉群风貌为引领,重点打造老城区四大泉群风貌带,打造中央泉水区等济南特色泉水风貌区域。规划也对外围六大泉群的历史人文特征进行挖掘,结合城郊生态保护与提升,打造以生态景观为主的泉群特色风貌区。

4.2.2 泉水出露点

泉水出露点是泉水保护的最小单元,由出露形式、水质,泉口形态,周边风物、景观等多种要素共同构成。规划提出系统性保护措施,保护出露形式、水质,保护泉口形态及其周边景观的完整性,保护历史泉水风物的遗存特征,强化现代泉水风物的可参与性、泉水出露点密集区的风貌格局。

根据泉水的分布、文化特质以及传播影响力,分为七十二名泉与其他泉。七十二名泉是“泉城”形象的典型代表,是泉与城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规划的重点保护内容。规划提出管控泉水出露点周围的风物风貌;合理规划出露点周围景观及附属设施,完善出露点标识系统;持续推进泉水出露点及泉水构筑物的建档和图则编制的工作。经过对名泉的全样本分析,确定泉水出露点周围20米为核心保护范围,禁止新建、扩建任何与名泉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出露点周围50米范围为建设控制范围,禁止新建、扩建工程地基基础深度超过2米的建(构)筑物。

      1. 泉水文化景观

多样的聚落泉水资源利用形式,承载着自公元3世纪以来济南名士寄情泉水、以泉明志的文化追求,是人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中所剩不多的“大型泉水文化聚落孤本”。2019年,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规划充分对接申遗工作,从泉城一体的景观图景、依泉就景的泉水园林泉景合一的人文景致以及人泉融合的泉水院落、街巷等四个方面,提出保护要求与管控措施。

5 重点区域管控

济南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会越发迅捷。如何协同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如何制定可操作、可落地的保泉措施是本次规划面对的突出问题。规划将保护与发展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泉域作为重点工作范围,亦或称为保泉先行示范区域,通过生态与文化互嵌的方式,探索保泉生态管控、萃取泉水文化精华,呈现“泉城”精彩。

5.1 生态管控

5.1.1 划定保泉功能区划

规划对泉水影响因子进行全要素分析,提取并划定山体、河流水系、重点渗漏带以及直接补给区四条保泉生态控制线;严控泉水生态功能底线,确定保泉功能区划原则体系,划定限制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管控城市建设范围;协同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针对各类区域提出生态保育与建设活动管控要求。

5.1.2 敏感区域重点管控

重点渗漏带是入渗补给的泉水生态循环极重要功能区。规划全面分析区内用地现状,提出职能疏解、现状修复和设施完善等措施。现状既有建设用地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近期重点推进区域,以点带面逐步改善区域渗透补给能力。原则上禁止新增建设用地,实施生态修复,尽量减少和降低对重点渗漏带的影响。

5.1.3 地上地下同步管控

为保护泉水形成的全过程,规划针对泉水生态功能区与建设用地叠加区域,提出济南特有的保泉管控指标: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该指标可以控制有效参与泉水入渗生态循环的用地面积。

在该指标的确定过程中,以保护现状泉水入渗量不减少为刚性要求(管控新增建设用地、修复现状建成区),考虑建设项目的可实施性,提出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的分级、分类控制指标。规划结合地质单位划定的入渗分区,分为两级,估算满足建设项目地下空间最低配套需求,提出“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

5.1.4 建前建后全过程管控

规划从严控项目准入、明确管控程序、强化验收环节等方面,建立限制建设区内的项目全过程管控要求。在选址立项与土地供应阶段,市名泉保护主管部门应提出泉水保护要求与书面审查意见,作为规划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在项目建设方案审批阶段,应严格落实泉水保护要求,控制“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在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与联审以及竣工验收阶段,保泉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5.2 文化萃取

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泉城特色风貌带,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山水圣人”中华轴,“泉城泉水”文化要素聚集形成以济南古城为核心的南北向轴带。规划重点萃取位于这一轴带上的泉水文化资源精华,梳理泉水街巷、泉水宅院、泉水园林、泉水寺庙等多样化冷泉利用要素遗存,凝聚山、泉、湖、河、城风貌特色,打造凸显泉·城文化景观的文化轴带。

6、思考与展望

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是独具“泉城”特色的专项规划,也是一次聚焦地域特色生态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规划实践。对应事权管理工作,项目制定部门协同行动策略,形成考核机制,保障保泉行动的可持续推进。

本规划核心内容已纳入《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通过立法形式予以全面保障。项目确定的禁止建设与限制建设的管控分区及“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已纳入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在本规划的引领下,泉·城文化景观要素保护与环境整治、各泉群详细规划与泉水出露点建档工作已全面展开,统筹指导下一层级的保泉规划。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每一位“老济南”的乡愁,做好保泉规划更是每位济南规划师的责无旁贷。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生态与文化互嵌的规划探索,延续泉水脉络、彰显泉城特色,让她继续成为每一位“新济南人”的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