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色科技 触摸未来城市的模样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绿色科技 触摸未来城市的模样

浏览量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9-05-09
作者:陈月芹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给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带来深刻影响。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技术革新、理念更新、规划创新也给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多想像空间。
    去年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建立城市建设管理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建立绿色城市建设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为共同应对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4月29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英国驻华大使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展开中英未来城市高层研讨对话。政企研学媒代表围绕前沿科技、城市治理、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研判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携手解决城市问题、探讨国际合作和智慧解决方案,以进一步加强中英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合作。
    中英对话城市建设实践
    杭州市副市长刘国洪在致辞中分享了杭州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优越的生态本体、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创新活力是杭州市实现智慧、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天基因和独特优势。在落实‘数字中国’战略中,杭州市抢抓历史机遇,基于‘互联网+’的优势,于2016年提出‘城市数据大脑’概念,按照城市生命体和‘互联网+’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思维,探索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运用到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治理中,用数据研判、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治理,通过‘城市数据大脑’归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感知城市生命体征、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实现交通控制、警务操作等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多系统协同协作。”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英两国虽然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是面对的众多挑战却非常相似。比如:怎样组织城市、怎样让居民感受到自己也是城市建设的一分子并积极投入到城市治理的相关环节中。”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吴侨文认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许多理念、技术和方案在中英两国的城市都适用。
    结合英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表示,英国城市规划起步早,理念先进、成熟。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数字规划等方面,英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正在从数字呈现转向智能体验。借助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未来,城市的规划内容、决策机制、建设标准和编制模式都会发生变革。”他特别强调,规划、科技与文化必须深度融合。
    “当前,城市发展迅速,面积和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交通流量快速上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勤指出,快速发展给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杭州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文明之城,也有着智慧城市的基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杭州市注重把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千年古都神韵与现代都市风采的同城辉映。
    张勤认为,智慧城市不是目的,而应是建设美好城市的方法和途径。“建设智慧城市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要更高效、更动态、更精准地响应居民的需求和期望,让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共同打造家园,让城市生活变得更便利、更美好。”杭州市始终把幸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根本价值追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多维度描绘未来美好城市

    过去,摩天大楼曾被认为是城市现代化的名片和标志,许多城市加入了“比高竞赛”中。对此,英国标准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明认为, 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曾经,我们认为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大楼就是现代化城市。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虽然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长促进了建筑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如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
    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了理念、规划、技术、人文等多个内容、多个层次的系统,不能局限于单一指标。
    “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除了解决能源、水资源等问题外,城市发展还将面临垃圾、废弃物等问题。未来,城市会有自己的能源中心、水循环中心、种植中心等,能够自己生产能源、水、食物等。”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塞多•马克斯毛维克(Cedo Maksimovic)讲述了基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创新城市规划解决方案——蓝绿系统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是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已在欧洲多个地区的校园、公园实际应用。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杜恒阐述了其对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思考。“未来,交通三要素——车、路和人都会发生变化。车将更加智能,除了把人和货从出发点运载到目的地之外,其共享属性将让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路将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升级为运输以及通信三网合一的基础设施。人除了参与交通、被动接受服务,还可主动提出需求,特别是可预先提出差异化需求和服务。”此外,杜恒强调,智慧交通更大的变化是车、路、人三要素实现协同。
    在技术层面,阿里巴巴达摩院大脑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金仲明阐释了“城市大脑”的技术原理,展示了在“城市大脑”控制下城市有序运转的构想。“利用大数据挖掘城市运行的规律并提前进行预测和干预,能让城市运转更加符合人类的期待。”
    关于城市空间的“肌理”,英国空间句法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刘宁介绍了空间句法在城市研究、城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空间句法能正确把握和预测城市的发展,并通过理性、正确的方案为城市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李倩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绿色节能案例,包括绿色低碳的社区和单个建筑的建造、材料评估检测以及供应体系等。英国零碳工厂负责人高巍介绍了英国贝英顿建筑群的零碳排放理念和实践。
    “城市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今天的建筑学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回应世界的变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王子耕认为,技术并不是中立的,可通过模拟技术与人、空间的关系,探讨数据文化对建筑学的影响。
    国开金融新型城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景东认为,未来城市实体社区的价值应该建立在空间重构、价值重构、诉求重构等一系列重构的基础上。
    “大数据时代,任何地方都是新数据产生的源泉,城市每天产生无数量级的数据,每个人都可以做数据‘达人’。”沿着数据共享的思路,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昊认为,“共享的目的就是把不同的想法整合在一起并产生新的洞见。”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