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月读|城市设计如何善用《城市消费空间》
联系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话:0531-86910650
邮编:250101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号楼西翼  电 话:0531-86910650(综合部) 邮 箱:ghjghy1380@jn.shandong.cn
版权所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鲁ICP备090949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企业邮箱登陆

认证

月读|城市设计如何善用《城市消费空间》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 2019-10-17
作者:赵琦
消费——不断被诟病却又无法摆脱的事物——让人爱恨两难。通常,我的态度是恨多一点。消费制造了太多假象,比如丰盛、平等。韩晶博士所著的《城市消费空间》一书,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旧观念,用更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工业革命以后开始逐步席卷全球的“现代消费”,尤其是将其置于城市研究的范畴内。这本书在我案头已有好几年,之前亦常参考或引用其中的观点,与其总在“偷师”,不如与各位读者分享之。

《城市消费空间》书影,韩晶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出版的及时性
对于在计划经济末期度过童年的人来说,消费不是一个固有的概念。小时候有两件事我印象很深:一是拿粮票去粮站买米,米哗啦啦地从一个铁皮筒滑到套在筒口的白色布口袋里;二是家长骑着借来的三轮车去买蜂窝煤,买回来小心翼翼地摞在墙角——这些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当时是没有“消费”这个概念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消费革命发生了。
还是拿“童年”举例。童年放学后是和小伙伴跳橡皮筋、踢毽子、丢沙包,现在是在家里打游戏;童年的周末闲暇是去逛公园,现在是去Shopping Mall购物、吃饭、看电影。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除了工作和睡觉,消费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城市消费空间》出版于2013年,其及时性包含以下两点:
往前看:实践如火如荼,理论不成体系。
消费空间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火如荼地出现、演变。作者在本书第三章总结出最常见的消费空间:超级市场与便利店(城市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网络),购物中心与城市娱乐中心(不断细分和特色化的城市消费圣殿),酒吧、咖啡馆与茶馆(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休闲、交往消费空间),市场(在体验消费中重生的城市传统消费空间),主题零售店、主题餐厅与特色酒店(与“生活方式”结合的时尚消费空间),时尚专卖店与产品体验店(展示品牌的城市“消费博物馆”),主题乐园与世界博览会(城市体验消费的狂欢之所),婚庆消费空间(传统礼仪场所向现代交往、体验消费的嬗变)。



以娱乐、体验为特色的城市娱乐中心:波士顿昆西市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些消费空间如同镶嵌在城市中的一个个剧场,上演着城市生活最生动的舞台剧。然而,不论是由舞台剧的制作团队——空间的生产者领衔,还是由表演团队——空间的消费者领衔,对这出名为“城市消费空间”舞台剧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和规律都了解得非常有限。空间的生产者,往往是到国外考察、学习,然后依样画葫芦地把所谓更先进的模式复制到我们的城市;空间的消费者往往是积极(因为兜里有钱了)却又被动地参与到了既定空间的剧目表演中去,如提线木偶。市场亟待学术界给出一本相关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著作,为轰轰烈烈的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往后看: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空间如何保持活力?
在消费空间发展势头正猛的时候,互联网经济(尤其是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经济)忽然迎头乱入,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对以实体的“地点”为依托的消费空间提出了灵魂拷问: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被逐渐抽掉,消费空间自身要进行什么样的变革和创新,才能继续吸引消费者抛弃“宅文化”,走出家门?
仔细观察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消费空间之变迁,会发现一种斗志昂扬、不屈不挠的精神。随便盖一个购物中心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商品零售为主营的传统购物中心在互联网购物的冲击下迅速衰败。开发商、运营商绞尽脑汁去对抗“线上”的冲击,成败皆有,尸骨遍地。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顺应发展规律的新型消费空间开始出现,比如,每个购物中心现在都标配有电影院和书店,娱乐、文化消费开始蓬勃发展;又如,社区购物中心出现了以周期性特色主题活动(演出、市集等)为运营方式的新常态,临时性的、狂欢性的体验消费正在走入人们的生活。



社区购物中心的大型表演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未来消费空间如何顺势而为地适应消费发展阶段来进行渐进的创新?《城市消费空间》几乎囊括了消费空间各个发展阶段所有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可能性,并且从理论的高度发现规律、揭示原理,可以为“消费空间如何保持活力”这个重要的问题提供一些解答思路。
本书的两大看点
看点一:从城市设计角度系统性论述消费空间的第一本著作
消费文化、空间生产、空间消费等等,不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大众传播领域,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词儿,消费与城市的关系也不是一个新鲜的研究对象。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消费与城市”的关系,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梳理、分析得富有逻辑性和创见。
首先,提出“类消费化”概念,并指出其对城市空间交混的推进作用。“类消费化”指具有一定规模、多样性的消费空间向某种非消费空间内部渗透,或与多种非消费空间混合,与此同时,消费的介入对非消费空间固有的活动主体、功能构成和空间结构产生本质影响,使其呈现出“不是消费空间却类似消费空间”的特殊状态。这个概念的用词很精准——“类”说明主体空间并不是消费空间但却具备了后者一定的特质,“化”代表一种混合、交互的趋势。



办公空间的类消费化:芝加哥希尔斯大厦观光平台 图片来源:互联网
“类消费化”解释了很多空间现象,比如机场候机购物区、超高层办公楼的观光平台、博物馆书店等等(作者系统总结出消费向城市单一功能空间的渗透、类消费化城市混合功能区两大类、八小类“类消费化”现象,不赘述)。这些新现象引发了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是对消费空间“侵入”非消费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的担忧;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消费空间与非消费空间的混合和交互,确实常常能够激发空间的活力,甚至将原本死气沉沉的地点变成市民喜闻乐见的场所。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论证了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类消费化”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消费激活空间的作用。这为一般消极地批判“消费空间侵蚀公共空间”的单一角度提供了反思触发点——消费空间本身是中性的,如果消费行为和非消费行为能够被有机、合理地组织在一起,提高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那么“类消费化”在“驱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经济活力”的同时,亦有能力“孵化城市公共生活,提升社会活力”。
其次,发现“消费活动系列化”规律,并认为其可以推进城市消费空间新组合的发生。“消费活动系列化”,指消费主体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历时性的连续、交错从事多种消费活动,并且这些消费活动之间具有深层次关联,形成了固定搭配,使不同消费个体出于不同动因产生的消费活动带有共同的行为特征,隐含着组织性和系统性。作者从主观动因、大众消费社会、资本和参照群体、新技术的进步四个角度,以及空间实证调研分析,论证了“消费活动系列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与消费空间存在互动关系。

滨水休闲消费活动系列:旧金山渔人码头 图片来源:互联网
作者认为消费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能够满足人们从基本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不同“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消费行为的不同层级和消费活动系列化,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消费活动系列化”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实际上是人们通过消费工具来满足由低到高的自我需求的渐进式过程。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最常见的消费活动主要是购物休闲系列和文化(艺术)休闲系列。前者是最典型的,如去购物中心购物、吃饭、看电影;后者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的发展开始逐渐走进生活,如去书店买书、喝咖啡。而书中提出的其他系列——体育娱乐(伦敦千禧穹顶O2中心)、博览度假(澳门旅游塔会展中心)、滨水休闲(旧金山渔人码头)、通勤日常生活(港铁车站)、地方民俗(东京浅草寺及周边)——正在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未来将会逐步出现的消费活动系列,亦证明了实体空间消费还远远没有走到头。
最后,作者系统论述了城市空间消费推进城市环境观光化。该部分论述对“空间生产—消费”理论进行了精彩阐述之余,提出了极有创见一个实践指导原则,即:城市空间消费品的生产机制——差异性的建构。“千城一面”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城市经营者没有理解城市空间作为被刻意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和其他消费品的生产一样,“建立在符号编码和差异的基础上”(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沿岸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消费品:芝加哥河游船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我们对城市环境观光化最直观的理解,就是都市旅游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不论在自己的城市还是去到别人的城市,都市旅游的两面性显而易见:最主要的正面效果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负面影响则集中于旅游业和游客对市民原真生活的侵蚀。为此,作者区别了“观光化”与“符号化”的城市空间,认为前者是良性城市空间符号生产—消费的结果,应当遵循强化特色资源、紧密结合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进行差异性的空间生产,从而促成城市的宜人发展。即,城市本身在逐步转变为消费空间的同时,需要平衡“生活”与“观光”的关系,在市民和游客间创造和谐的共处模式,推动“观光化”(而非“符号化”)的实现。
看点二:将理论层面的“消费与城市”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法中
从上文介绍当中,读者已经看出,《城市消费空间》是一本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并举的学术著作,本书精选于世界各地的案例甚至可以自成一本案例手册。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案例的分析扎实而详尽,每一个案例都辅以清晰的分析图,将其有效嵌入理论论证之中。这一点,待读者自行阅读时便可感受到。这些精彩的案例梳理和研究,为作者的雄心——将理论层面的“消费与城市”落实到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法——打下了扎实基础。
实践中,城市设计在尺度上介于规划和建筑之间,是将“消费与城市”理论运用于空间实践的最佳中观层面。规划太宏观,难以深入到具体的行为研究和设计操作;建筑太微观,难以解决空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身兼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和学者的多重身份,作者横跨规划、城市设计、建筑三重视角,在紧紧抓住城市设计这个核心出发点之余,兼具宏观和微观的综合论述能力。



以漫游体验交通为“编织线”的机制:拉斯维加斯佛里芒特街天幕步行体验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书写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纯理论层面的“消费与城市”,同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法创造性地结合在了一起,并富有逻辑地建立了一套城市设计语境的理论框架。在有关“消费影响城市形态的基本规律”核心章节中,出现了大量案例研究和从理论落到实践的城市设计方法。如在“消费活动系列化”一章中,提出了四大消费空间组合机制:消费活动基面、以双重角色城市空间为“凝聚纽带”、以联系引子为“集聚核”、以漫游体验交通为“编织线”。
又如在“城市空间差异性建构”一节,提出三种方式:以城市空间视觉形态建构差异性,包含创新、制奇、以旧为新、新旧结合四个法则,如迪拜以“世界第一高楼”来“创新”、以棕榈岛城市空间的整体平面形态来“制奇”;以城市空间功能建构差异性,包含功能置换和功能调整两种方式,如德国大众汽车德累斯顿透明工厂将工业功能调整为生产与购物、休闲消费结合的工业旅游空间;以城市活动、事件建构差异性,比如世博会、电影节。优秀的类型学研究能力使全书看起来条理清晰、言之有物,而各种机制、原理、方式对空间生产者来说则有相当实用的指导意义。
关于消费的再反思:批判是清醒,善用是勇敢
消费和城市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城市里有剩余产品——消费对象,还有市场——消费场所,于是消费自然就发生了。消费一度在文明传播过程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对丝绸的消费需求,怎会有丝绸之路?没有对香料的消费渴望,怎会有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消费对艺术的影响:蔡国强“九级浪” 图片来源:互联网
消费的贬义化,始于工业革命后,消费转变为现代消费。前现代阶段,消费满足的主要是消费者朴素的欲望;而现代消费则是资本实现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的必由途径,是“生产-消费”经济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由此发生了资本利用商品的符号价值创造虚假需求,操控人们的趣味与欲望,并产生大量的资源消耗。
但须注意,对消费的批判并不是对消费本身的批判,而是对消费背后生产关系的批判。且不绝于耳的批判,丝毫未能阻挡消费文化和消费空间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存在的即是暗合人性的,批判的眼光很重要,始终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消费可以是一头猛兽;在清醒批判之余,如何利用消费的正面作用,是《城市消费空间》这本书所讨论的内容。
本书写作于“中国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步伐加速”的大背景下。这种转型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图书出版6年后,即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消费看样子正在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GDP保卫战。空间塑造人,什么样的消费空间塑造什么样的消费者,关于消费空间的研究事关你我。可以说,《城市消费空间》诞生之时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本经典理论著作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本书的价值。
与作者的3问3答
您创立的半层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空间是否借鉴了本书中的理论?
半层书店在做的时候其实是运用了消费活动系列化原理,在书店内部设计了由购物(图书&文创)、咖啡、展览、讲座等活动形成的文化交往活动系列。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消费活动系列化和规模有很大的关系,在城市设计的中观层面更加能够出效果,在小空间里效果比较弱。所以,半层书店用了原理,虽然比没用要好,但受限于规模没有获得非常显著的效果。系列化也不是万能的,跟设计、跟运营都有很大的关系,规律不能生搬硬套,须灵活运用。
您觉得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实体消费空间带来了什么影响?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本质的区别在于其即时性,可以随时获得信息,也可以随时上传信息,这对实体消费空间其实打击是很大的。比如现在流行的打卡行为,到了有趣的空间,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收获一堆点赞,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个交往行为,但可以不发生任何的消费行为。这种状况下,实体空间提供更多的体验给消费者,把他们先吸引过来了,但是运营者如何将体验转化成真正的商业价值,从而形成空间良性的存续和发展基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移动互联网对实体空间并非只有打击没有促进,个人媒体和社群的力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迅速将其对实体空间的感受传播开去,从而替代原本的传统媒体宣传,有时甚至是不经意间就起到了很大的效果,节省了媒体资源和费用。总之,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用亦可助力实体空间的发展。
您认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对城市整体作为空间消费品的意义是什么?
城市空间艺术季是利用活动和事件来制造城市空间差异性的典型。短暂易变的空间和不断重复的模式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比如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重复但每一次都不同,变成话题和事件。这种类型的差异性建构方式的要点在于质量、时长、频率。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展览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几个月,内容的质量很高,形成了全城联动的效应,对市民和游客来说都很有吸引力。城市空间艺术季,要走出展馆,在“城市现场”做展览,也就是把艺术事件和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为城市空间消费品来建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让城市事件本身即可直接成为空间的活化剂,而且,艺术事件只有真正深入到市民中去,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成为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资源。在此基础上,如果艺术季坚持十年,它对城市的激活效应会极大增强,不是一乘十的关系,而是会有极大的勃发。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